首页>资讯动态>详情页

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征集公告

发布时间:Oct 14, 2025 | 作者:


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征集公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蕴藏状况,扎实推进非遗抢救性保护与传承工作,根据《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部署,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非遗项目线索,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次线索征集涵盖非遗十大门类,具体包括:

1. 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

2. 传统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乐种等;

3. 传统舞蹈:如民间舞蹈、舞龙舞狮、傩舞等;

4. 传统戏剧:如地方戏曲、皮影戏、木偶戏等;

5. 曲艺:如说唱艺术、相声、快板、鼓书等;

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如民间体育竞技、传统游艺、杂技技艺等;

7. 传统美术:如绘画、雕塑、剪纸、刺绣、陶艺等;

8. 传统技艺:如手工制作技艺、酿造技艺、编织技艺、建筑技艺等;

9. 传统医药:如民间医药配方、诊疗技艺、养生方法等;

10. 民俗: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等。

二、线索要求

1. 线索需真实有效,内容清晰完整,应包含非遗项目名称、核心内容、表现形式、流传区域、已知传承人信息、传承现状等关键信息(详见附件)

2. 优先征集濒临失传、尚未被广泛记录或纳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项目线索;

3. 若有相关实物、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可一并提供,以增强线索可信度与完整性

4.所征集线索对应的非遗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历史性与活态性: 项目在萍乡市特定区域或群体中世代相传,具有清晰的传承脉络,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和发展(一般要求传承历史不少于百年,至少三代传承);

传承性与真实性: 具有明确的传承谱系(传承人、传承群体),有史可考、有据可循,非虚构或近期编创;

独特性与地域性: 项目形式、内容或技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能体现萍乡市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多样性。

三、提交方式

1. 电子邮箱:请将线索信息填写《萍乡市非遗普查线索登记表》后发送至316477642@qq.com,邮件主题统一标注“萍乡市非遗普查线索门类+项目名称+提供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2. 联系电话:咨询及线索补充可致电0799-6832058(工作日9:00-11:50,14:30-17:30);

3. 线下提交:可携带线索资料前往萍乡市文化馆(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调研部(地址:萍乡市经开区兴贤东路12号萍乡市文化馆四楼)现场提交。

四、其他事项

1. 本次线索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底

2. 对提供有效线索的单位或个人,将根据线索价值及后续评估情况,按照《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给予相应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另行通知;

3. 征集单位将对线索提供者信息及线索内容严格保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线索仅用于萍乡市非遗普查、保护与传承工作,不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4. 若线索涉及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由线索提供者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特此公告。

 

附件:萍乡市非遗普查线索登记表.docx



 

 

                             萍乡市文化馆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