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页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革命历史专题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初称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我省最早的革命纪念馆。1968年在安源牛形岭山腰上建立了陈列大楼,更名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1970年元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72年9月恢复现馆名。整个馆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个广场,拥有大面积的山林和草地。1984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井冈山干部学院列为现场教学点之一。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兴建于1968年,坐北朝南,海拔174米,高24.5米,钢筋混凝土二层结构,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整座大楼由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是一座设计独特、造型雄伟、建筑水平与审美价值高度有机结合的建筑。外墙整个墙面铺有淡黄色的瓷砖,屋檐四周是金黄色的琉璃砖,屋顶正面是由428块瓷砖组成的、直径达6米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头像,高梁红的女儿墙上点缀着由汉白玉雕刻的葵花、麦穗、信号灯、矿灯等图案,两侧是琉璃砖砌成的十面红旗和有机玻璃制成的十个大火炬,正大门前面用天然大理石铺成的六根大方柱,形成了高大的走廊,两侧正墙面上铸有毛泽东手书的镏金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个建筑物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寓意着特定时代的深刻内涵,同时,它也是一座取材精良、工艺精湛、雕刻精美,集宏伟、庄严、华丽于一身的建筑物。历时四十年的陈列大楼至今仍是萍乡地区标志性建筑物和一张最靓丽的红色名片。

  1969年4月4日,陈列大楼正式对外开放。1970年5月20日开始接待外宾,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200万余人次,共接待观众5000多万人次。陈云、--、--、--、--、--、王震、邓力群、--、--、--、张劲夫、陈俊生、--、孟建柱、张春贤、郭金龙、马培华、--等党和国家领导都先后到我馆参观视察。陈列大楼内的基本陈列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分7个单元陈列展出,分别是:1.路矿规模,工业重镇;2.组织起来,建立团体;3.-斗争,成功范例;4.硕果仅存,坚持发展;5.工农联合,支援北伐;6.秋收暴-动-,武装割据;7.安源的辉煌。整个大楼的陈列面积达2400平方米,展线长250余米,展出各种文物及复制品219件。其中重要的展品有: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的股票、安源工人大-胜利时签订的十三条协议、安源工人编写的《劳工记》等。是一座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手段趋现代化为一体的新型陈展大楼。

  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